寶貝要上學了,爸媽們是否若有所失? 父母也會有分離焦慮!

寶寶出生以後,爸媽的懷抱是最讓他安心的港灣,而這也給了我們多少幸福感與滿足感。慢慢的,他開始滿地爬了、甩開我們的手獨立走路了、斷奶了,我們的臂彎變得空了。然後...

前幾日我去幼稚園開會,那是上午,我家兩歲半的弟弟看見我竟然在這個時候出現,興奮地衝向我跑過來,四歲半的姐姐卻坐在原地不動,眼神淡淡的飄過我,然後對著弟弟叫:「弟弟,你快回來坐好!」沒幾個月前,我有天上午去幼稚園參加母親節的特別活動,活動結束我要離開的時候,女兒緊緊抱著我不許我走。才多久啊,她就不再那麽依戀我了。

寶寶出生以後,爸媽的懷抱是最讓他安心的港灣,而這也給了我們多少幸福感與滿足感。慢慢的,他開始滿地爬了、甩開我們的手獨立走路了、斷奶了,我們的臂彎變得空了。然後,他開始上幼稚園,接著就是國小了。孩子長大了,喜歡和朋友出去而分給父母的時間就越來越少。寶寶脫離爸爸媽媽,憧憬著更廣闊的世界,而我們心中,竟然有這麽多捨不得,捨不得曾經捧在手裡的小東西,變大變強,變得不那麽需要我們。除了捨不得,我們可能還有很多緊張不安。寶寶第一天上幼稚園的時候,我們怕他不能適應、聽不懂老師的指令、沒辦法表達自己的需求。到國小,他們會接觸到更多的人,體會學習更複雜的與人相處的訣竅。如果他交不到朋友,他會不會變得孤僻、變得不自信? 如果他交到朋友,卻是個「問題兒童」怎麽辦? 再有,學業方面,要怎麽補習? 表現得很好,要不要多上幾個才藝班? 小朋友邁入國小的校門,竟然會留給我們這麽多思前想後也不得安寧的疑慮。


這是「分離焦慮」。誰說只有寶寶才有分離焦慮? 父母一樣會有。孩子每進入人生的一個新階段,父母都需要適應:幼稚園、國小、大學、結婚、生子。孩子每行一步,都多擁有一點自己的世界,也離我們更遠一點,我們就要適應這個距離。有時候,這個適應過程如此艱難,以致於我們會有情緒崩潰的時刻。心理學家早就注意到父母的分離焦慮症了。研究表明,容易焦慮的父母,也會帶出容易焦慮的孩子。父母面對分離焦慮時的表現,對小孩有示範作用,我們越冷靜、越自信,他們也就更自信、能夠更好的適應新的生活。

那麽,父母可以怎麽做呢?

首先,要認識到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孩子脫離父母,父母感到緊張不安甚至焦慮,都是人之常情。同配偶、家人、朋友多做溝通,你會發現,很多人都經歷過這種焦慮,這時候你可能就會鬆一口氣,其實,寶寶離開你去上學,沒那麽可怕!

其次,爸媽要理解,當我們把孩子送到其他人手中時,比如保姆或者學校老師,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肯定和自己是不一樣的。這種不一樣是正常的,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父母不必爲此緊張,而孩子去適應不同的人對他也是一種磨練。有些育兒專家甚至從人類學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人類演化到社區生活模式,照顧小孩也就不僅僅是父母的責任,整個社會要共同分擔;而孩子從小就適應並信任這種機制,也會促進他對社會的認同感和責任心。爸媽想到這一層的話,是不是更加放心了?


第三,多給自己找些事情做。工作是最直接的方式,不工作的爸媽,也要給自己一些事情讓自己忙碌起來。當爸媽的精力被其它事情占據時,腦袋裡的胡思亂想就會少很多了。

第四,千萬不要把焦慮轉嫁到孩子頭上!有時候,做父母的害怕小孩子跟自己越行越遠,會下意識的把這種情緒傳染給孩子,結果造成他們覺得自己犯了錯誤、産生罪惡感。這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父母的情緒問題沒解決,又多了孩子的心理負擔。

最後,如果你感到自己被這種緊張不安的情緒折磨得喘不過氣來,不要忘記,你總是可以尋求心理專家和醫師的幫助。父母的分離焦慮,只要及時疏導,慢慢的會隨著孩子的長大而消失的。畢竟,當孩子大了、獨立了,我們也終於得回失去很久的私人空間。想想看,在你生小孩之前有多少喜歡的事情,以及因爲照顧小孩而錯失的多少想做的事情,我們可以一樣一樣的把它找回來。




  • 參考資料

    文章
    http://www.parentdish.co.uk/kids/starting-school-nervousness-end-of-an-era/
    http://archpsyc.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493413
    http://www.babble.com/baby/away-from-baby-separation-anxiety-moms/
    http://life.familyeducation.com/anxiety/social-and-emotional-problems/51327.html
    圖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philipbeaudoin/2838376236/sizes/l/in/photostream/
    http://www.flickr.com/photos/oksidor/3352597560/sizes/o/in/photostream/
    http://www.flickr.com/photos/moregoodfoundation/5138593435/sizes/o/in/photost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