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孩子一起看書、講故事給他聽,對爸媽和小孩來說都是珍貴且有趣的時光,不僅增加親子的感情,也激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及想像力。不過,有時父母可能會很疑惑:「孩子這麼小,甚至不太會說話,我講的故事他到底懂不懂啊?」
幸好,美國育兒親子作家 Caroline Blakemore 在 <Baby Read-Aloud Basics> 這本書中給了我們答案:「孩子確實可以聽懂我們講的故事。透過陪孩子一起閱讀,可增進他的語言能力,也能讓他明白閱讀是件有趣的事」。
但是,陪孩子閱讀是有方法的,在此提供幾個建議,讓親子閱讀更有趣、效果更加倍。
- 訂定親子閱讀的時間
如果爸媽能固定每天挪出幾分鐘的時間陪孩子看書,最好是趁小孩精神較好的時段,長久下來能幫助他養成習慣,時間一到他就會自動想翻書。 - 閱讀時注意發音
幼兒 9 到 12 個月大時,聽力部分已發展成熟,能夠聽懂許多聲音,此時也正開始啞啞學語,所以父母在講故事給孩子聽時,應該慢慢唸、注意發音,能幫助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增強他的理解力。 - 爸媽發揮想像力,別完全照書本唸
事實上父母陪看書時不需完全照著書本內容唸,可加入一些有趣的聲音。例如孩子看到貓的圖案可能會自己發出「喵」的聲音,爸媽就可告訴他這叫貓咪,會發出喵喵的聲音。或把故事中的主角名字改成孩子的名字,藉此吸引他的注意力。而打開書本、翻頁及闔上書本的動作,最好也都順便說出來,讓孩子知道現在的動作是什麼,例如:「我們要把書本打開囉!我們要翻下一頁囉!」。 - 讓孩子的手盡情撫摸書本
陪孩子閱讀時不應只是呆版的唸書,如果可以牽著他的小手指出書中動物或物件,搭配有趣的聲音和發音正確的名稱,都能增進孩子的認知能力。 - 讀到一半不想讀了,就停吧!
如果孩子不停的翻書,根本不等你說完,或讀到一半就不想讀,那就停吧。換另外一本或陪他玩別的遊戲。
小孩的學習過程充滿許多變化,如果爸媽細心觀察、耐心指導,都能幫助他們有更好的發展喔!
-
參考資料
文章
http://www.parenting.com/article/share-a-book-with-baby
圖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deq_tjq/5949119432/sizes/l/in/photost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