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知道自己懷孕的那一刻起,欣喜的心情可能隨著接下來種種產檢結果而上下起伏。
猶記我第一胎寶寶,妊娠糖尿病篩檢未過,除了複檢要喝下令人作噁的糖水外,也不免擔心:萬一檢測結果令人失望,自己和寶寶接下來所面臨的問題。上個月初,我收到婦產科的電話:第二期母血唐氏症篩檢結果,肚子的孩子可能是唐寶寶的機率高達 1/20!須經由醫生的轉診,到專門的產科進行羊膜穿刺。我從接收到訊息、到通知家人、請假去做羊穿、每天每小時盯著手機等待好消息 (誰都不希望接到電話通知),前後約兩周的時間,內心的煎熬真是筆墨難以形容。無怪,有人說,女人在懷孕的那一刻起,就做好媽媽的準備了。因為身心的隨著肚中的孩子牽動。而部分男人是直到孩子出世,才慢慢體會做父親的責任和感覺。
事後,羊膜穿刺的結果屬正常,我 (和其他家人) 放下懸在心中的大石頭,終於可以保持正常的心情來生活。媽媽好友齊聚一堂,每個人也互相交換待產、育兒這一路過來,做種種產檢的經驗、及等待心情。有媽媽因為第一胎有流產的經驗,接下來的第二胎和第三胎都戰戰兢兢,不僅花大把鈔票做了全部的自費產檢項目,只要有風吹草動就直奔診所檢查。另一位朋友得知自己第二期母血唐氏症篩檢結果機率偏高,每天以淚洗面,還得面對家中長輩的質疑。
天下媽媽一般心,我自己走過幾遭,希望給有相同境遇的媽媽一些中肯的建議:
- 保持樂觀
過去的醫檢不甚發達,準媽媽的煩惱似乎較少。而今,幸運的 (?) 的我們,可以透過純熟的醫檢來提早發現問題、掌握它。往樂觀的一面想,所有的問題都不是難題,都可以被解決的。 - 不要過度解讀
我們不是專業的醫師、關愛我們的親友團也非專業。試著不要過度解讀我們不熟知的數據資料,因為通常是自己嚇自己。 - 小心網路資訊
在等待檢驗結果的過程中,許多人會在網路論壇上吐苦水、求暖,這是okay的!心中有疑慮的媽媽本來就需要一個抒發的出口。然而,要小心似是而非的網路訊息。我認為,只要是準媽媽看了會擔心、害怕的資料,都該篩選不讀。因為即便最後結果不如預期,再來聽從醫師專業的解讀建議或是看這些資料都不算太遲,何必先徒增煩惱? - 當自己是健康孕婦
先相信自己和寶寶都是健康的。每天要好好地吃飯、睡覺且保持好心情。曾有醫生告訴我,絕大多數的檢驗結果都證明媽媽寶寶都是健康無虞,平端受到煎熬的孕婦,其實也會間接影響到肚子胎兒。
走筆至此,我想起自己的母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做媽媽,就是有操不完的心。」真是貼切。因為即便孩子順產出來,從幼咪咪的嬰孩一直拉拔到大,都會有不同階段的身心狀況要面對 (這又讓我想起,第一胎還在坐月子時,把莫名發燒的寶寶送進重症病房的那幾日)。這是長期抗戰,得一關一關地過;如果做母親地那麼早就心焦脆弱,以後的日子還有得熬。所以,要相信為母則強,沒有甚麼過不去的難關。
-
參考資料文章
http://mammy.hpa.gov.tw/checkup.asp
圖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jacksonlatka/4556026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