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家中有即將誕生的新成員,我的理智仍告訴我:孩子的玩具需要再精簡。想動念清理部分的玩具也非一兩天之事。哪些東西該清出去? 又該如何跟孩子溝通? 學齡前的孩子對分享的意義了解不夠深刻,要他們輕易割愛是件難事。
在 “Simplicity Parenting” (台灣有翻譯本:簡單父母經;由琉璃光出版社發行。) 一書中,作者建議以下十種類的玩具可以丟棄、捐贈甚至是未來購買玩具時,該將之列入黑名單不再購買:
當然,看完以上清單,您可能會失笑說:「乾脆把全部的玩具都丟了吧!能留的似乎也沒幾件。」嗯,這不正好提醒我們:孩子們也許不需要那麼多!我曾自問:少買玩具,我的孩子會有損失嗎?其實不會:相信她到同齡的玩伴、親戚家玩,還是有機會接觸的。我應該順勢教育孩子,有些事物可以體驗,卻不見得需要擁有。買玩具對家長而言也許很容易,但對孩子而言,時不時索求於人也會變得理所當然。與其讓孩子有「我要、我要、我都要、我還要」的不滿足,我寧可讓她體會並接受「需要和想要的差別」。
遵照這些準則來清理、丟棄玩具;如果覺得上述清單太嚴苛,家長可以調整。比如:每項都只留一兩樣,或是某些類型還是放寬保留不出清淘汰。家長同時也該提醒自己不要抱著「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心態,將來購買玩具時也該以這些為基本準則,不輕易入手給孩子。
此外,一位居住在美國的媽咪部落客 Rachel Meeks 分享她如何說服、引導三歲女兒整理、丟棄不必要的玩具:
而我自己在和女兒整理玩具時,除了運用以上原則,多了一些「強硬」。有些擺明就是不需要或不合適的玩具 (比如,遺失的拼圖、可能被更小的孩子誤吞的串珠),趁她不注意時先處理掉。徵詢孩子的意見有時只是自討苦吃;孩子之所以會想留,往往是因為單純不願意而非真正需要或對之有感情。
另外,再多幾分「同情心」的利用。拿出平板電腦 show 出幾張難名兒童的照片,告訴女兒她自己好幸福,而這些娃兒沒爸爸沒媽媽,吃不飽穿不暖,是不是可以送一些玩具讓他們覺得舒坦好過?
最後,整理出來尚可使用的玩具該如何處理? 除了轉贈親友、有些社會機構也有募集玩具等物資,在網路上打上關鍵字應可以找到不少訊息。在本文下方的參考網址或電話也有相關連結供有興趣的爸媽參考。
可能接受玩具捐贈的單位:
★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http://tw-toylibrary.org/center.php
★忠義基金會 (02)2931-1659
★宜蘭神愛兒童之家 (03)9614905
★屏東精忠育幼院 (02)2931-1659
★家扶基金會-服務處: http://www.ccf.org.tw/?action=about_distrbution_list&Type=7
★蘭嶼基督教蘭恩文教基金會 (089) 732073
★中華民國救世慈善協會 (03)8574471
在 “Simplicity Parenting” (台灣有翻譯本:簡單父母經;由琉璃光出版社發行。) 一書中,作者建議以下十種類的玩具可以丟棄、捐贈甚至是未來購買玩具時,該將之列入黑名單不再購買:
- 有破損的玩具 (broken toys) : 無論新舊、大小,甚至玩具廠商保證可以送回原廠修理、更換零件。好吧,就算你真的想要拿去維修,在維修成功之前,這玩具都不該出現在孩子的玩具箱中。
- 不符合年齡的玩具 (developmentally inappropriate toys):家長切忌不需要買一個「等孩子大了就可以玩、用」的玩具。少數有情感價值的玩具可以保存 (胡迪!你的主人不會輕易把你送走,別擔心。),但不理智的儲存只會造成大人小孩的困擾。
- 特定形象的玩具 (conceptually “fixed” toys):電視、卡通、影集等塑造出來的人物或卡通形象玩具,應該列入拒絕往來戶 (光這一條,我女兒的玩具可以減少一半以上)。作者反問讀者:買這些玩具到底是在推崇誰的想像力? 孩子? 還是好萊塢?
- 功能太多且容易損壞的玩具 (toys that “do too much” and break too easily):作者主張,這種玩具對孩子的想像力有限,且只要一損壞,基本上這玩具就等於沒有用途的廢棄物。
- 高度感官刺激的玩具 (very high-stimulation toys):作者相信,感官刺激的玩具對於孩童無論是生理、或心理都沒有助益。
- 惱人的或有負面影響的玩具 (annoying or offensive toys):這些東西大多不是父母自己選購,往往是不明究理的親友餽贈。孩子也許感受不深,但家長看了就是不順眼,嫌它醜又吵。從感官美學這點考量,丟了它吧。
- 聲稱有利於孩子發展啟蒙的玩具 (toys that claim to give your child a developmental edge):有些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某些技能發展較慢,面對聲稱有助於孩子心智發展的玩具都來者不拒,即便這類的商品往往單價偏高。但作者的立場是:「玩」,不該是一場比賽。況且孩子在適當時機時,該發展的就是會有所表現,不是買了甚麼玩具就能保證他沒有輸在起跑點。
- 因壓力,不得不買的玩具 (toys you are pressure to buy):有些玩具公司設計的產品屬於鼓勵孩子呼朋引伴型的,你可能聽到你家的寶貝對你說學校 xxx 帶了一個甚麼新奇的玩具,他也很想擁有。熬不住孩子的連番砲轟,你可能輕易妥協,買了一個給他。類似的狀況,一旦大人沒有保持理智,連同孩子吃了玩具商的誘餌,大人小孩就任由廣告商驅使宰割。
- 可能有害人心的玩具 (toys that inspire corrosive play):蘊含暴力內容的電玩、玩具 (如:槍),都該列為拒絕往來戶。即便有相關研究為這些玩具平反,但作者相信,負面的娛樂工具多少會影響孩子與他人間的互動。
- 蒐集性、周邊商品甚多的玩具 (toy multiples):當你為孩子買了一台掌上型的玩具模型車,他可能想要蒐集更多。當車子一多,他可能跟你所求一專門停放車子的停車場、車庫。甚至,需要軌道來玩這些玩具車。這種像是掉進錢坑的玩具,家長應該敬謝不敏。
當然,看完以上清單,您可能會失笑說:「乾脆把全部的玩具都丟了吧!能留的似乎也沒幾件。」嗯,這不正好提醒我們:孩子們也許不需要那麼多!我曾自問:少買玩具,我的孩子會有損失嗎?其實不會:相信她到同齡的玩伴、親戚家玩,還是有機會接觸的。我應該順勢教育孩子,有些事物可以體驗,卻不見得需要擁有。買玩具對家長而言也許很容易,但對孩子而言,時不時索求於人也會變得理所當然。與其讓孩子有「我要、我要、我都要、我還要」的不滿足,我寧可讓她體會並接受「需要和想要的差別」。
遵照這些準則來清理、丟棄玩具;如果覺得上述清單太嚴苛,家長可以調整。比如:每項都只留一兩樣,或是某些類型還是放寬保留不出清淘汰。家長同時也該提醒自己不要抱著「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心態,將來購買玩具時也該以這些為基本準則,不輕易入手給孩子。
此外,一位居住在美國的媽咪部落客 Rachel Meeks 分享她如何說服、引導三歲女兒整理、丟棄不必要的玩具:
- 理性溝通
與其強制性地命令孩子收拾,且挑選丟棄的玩具,何不換個方式溝通:「你現在已經長大了,有些玩具你不再玩。」「如果把玩具整理一些出來,這樣你更容易把房間保持得乾淨漂亮。」「有些東西我們可以放在玩具箱,以後可以繼續玩。有些東西我們可以分給沒有玩具的孩子。」 - 漸進式、慢慢來
不需要強求一次就整理好。可以每天一點,慢慢完成這項大工程。家長可以對孩子說:「你可以找一兩樣你不需要的玩具,可以送給 XX 嗎? 小東西也無所謂。」
而我自己在和女兒整理玩具時,除了運用以上原則,多了一些「強硬」。有些擺明就是不需要或不合適的玩具 (比如,遺失的拼圖、可能被更小的孩子誤吞的串珠),趁她不注意時先處理掉。徵詢孩子的意見有時只是自討苦吃;孩子之所以會想留,往往是因為單純不願意而非真正需要或對之有感情。
另外,再多幾分「同情心」的利用。拿出平板電腦 show 出幾張難名兒童的照片,告訴女兒她自己好幸福,而這些娃兒沒爸爸沒媽媽,吃不飽穿不暖,是不是可以送一些玩具讓他們覺得舒坦好過?
最後,整理出來尚可使用的玩具該如何處理? 除了轉贈親友、有些社會機構也有募集玩具等物資,在網路上打上關鍵字應可以找到不少訊息。在本文下方的參考網址或電話也有相關連結供有興趣的爸媽參考。
可能接受玩具捐贈的單位:
★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http://tw-toylibrary.org/center.php
★忠義基金會 (02)2931-1659
★宜蘭神愛兒童之家 (03)9614905
★屏東精忠育幼院 (02)2931-1659
★家扶基金會-服務處: http://www.ccf.org.tw/?action=about_distrbution_list&Type=7
★蘭嶼基督教蘭恩文教基金會 (089) 732073
★中華民國救世慈善協會 (03)8574471
-
參考資料文章
http://www.telegraph.co.uk/women/mother-tongue/4838234/Parenting-why-its-time-to-throw-away-all-toys.html
http://www.babble.com/kid/throw-away-my-kids-toys/
http://www.lapislazulilight.net/TradCh/magazine/201102/20110208.html
http://smallnotebook.org/2012/03/19/how-to-simplify-declutter-the-toys/
http://www.deafblindresources.org/article/throwawaytoys.htm
圖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djvirus/3237848233
http://www.flickr.com/photos/spablab/8517666808/in/photost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