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見到一位朋友,我見她一直喜笑顏開,想必是有好事情發生,一問之下,發現是她的小兒子最近參加圍棋比賽升了初段。我這位朋友有兩個男孩,年紀差兩三歲,幾年前兩個孩子一起開始學圍棋,哥哥很快上手,弟弟一直跟在後面,但是朋友也說,就她觀察,弟弟在圍棋方面的天份比哥哥好,假以時日應該能看到效果。這兩年他們四處去參加比賽,哥哥也一直比弟弟高上幾級,原本這都是合情合理的劇情,結果最近這次比賽,低級位的弟弟一下子衝上了初段,而哥哥還在級位上努力。朋友很開心,這當然可以理解的,換成我也一定會開心。但我還是特別留意了她家哥哥的情緒,畢竟我這位朋友此時完全沒在關注他。
我們都知道一個家庭裡如果有兩個或更多的小孩,就有可能在手足之間產生直接或間接的競爭,爸媽引導不當,很有可能造成親子、手足間的問題,甚至影響到其中一個或幾個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如果兩個孩子年齡相近、特別是性別也一致的時候,爸媽常常會帶著他們參加同樣的活動,這樣父母方便、孩子也能彼此做個伴。一般來說,比較大的那個孩子由於有年齡優勢,會表現得比較好,這大概也符合爸媽的預期,小的那個有時候會追趕得辛苦,但哥哥/姐姐畢竟總是走在前面的那個,所以也不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衝擊。可是,如果情況反過來,小的孩子一飛沖天,把哥/姐甩在了後面,爸媽在為他開心的同時,有沒有想過,大的孩子心裡是什麼滋味?
老大對這事會產生多強烈的感受,和很多事情有關係,他的性格、成熟度、家裡對待幾個孩子的一貫態度、爸媽對他的期許......但有一點不會錯,那就是他會感受到一定的壓力。從一般人的心理來講,哥/姐比弟/妹的成績好,是應該的,弟/妹超過哥/姐,卻顯示出了哥/姐的「無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早兩年出生並不能保證你樣樣成就都高過弟/妹,甚至有時候弟/妹就是比較聰明,學什麼都比較好,在學校裡也是明星學生,這對哥/姐的壓力就會異乎尋常的大。生活在手足的陰影裡本身就很具有挑戰性,而如果那個發光的手足是你的弟/妹,那就更加困難。
而更糟糕的是,爸媽對此一無所知,或者有所了解卻沒有足夠重視,又或者沒有介入引導或引導失據,這都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爸媽在這種情況下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往往直接決定了孩子長久的心理健康甚至他所能取得的成就,所以爸媽不得不重視。
我們都知道一個家庭裡如果有兩個或更多的小孩,就有可能在手足之間產生直接或間接的競爭,爸媽引導不當,很有可能造成親子、手足間的問題,甚至影響到其中一個或幾個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如果兩個孩子年齡相近、特別是性別也一致的時候,爸媽常常會帶著他們參加同樣的活動,這樣父母方便、孩子也能彼此做個伴。一般來說,比較大的那個孩子由於有年齡優勢,會表現得比較好,這大概也符合爸媽的預期,小的那個有時候會追趕得辛苦,但哥哥/姐姐畢竟總是走在前面的那個,所以也不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衝擊。可是,如果情況反過來,小的孩子一飛沖天,把哥/姐甩在了後面,爸媽在為他開心的同時,有沒有想過,大的孩子心裡是什麼滋味?
老大對這事會產生多強烈的感受,和很多事情有關係,他的性格、成熟度、家裡對待幾個孩子的一貫態度、爸媽對他的期許......但有一點不會錯,那就是他會感受到一定的壓力。從一般人的心理來講,哥/姐比弟/妹的成績好,是應該的,弟/妹超過哥/姐,卻顯示出了哥/姐的「無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早兩年出生並不能保證你樣樣成就都高過弟/妹,甚至有時候弟/妹就是比較聰明,學什麼都比較好,在學校裡也是明星學生,這對哥/姐的壓力就會異乎尋常的大。生活在手足的陰影裡本身就很具有挑戰性,而如果那個發光的手足是你的弟/妹,那就更加困難。
而更糟糕的是,爸媽對此一無所知,或者有所了解卻沒有足夠重視,又或者沒有介入引導或引導失據,這都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爸媽在這種情況下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往往直接決定了孩子長久的心理健康甚至他所能取得的成就,所以爸媽不得不重視。
- 了解老大的心理
先拋開手足競爭的層面,老大本來就容易感受到壓力。很多發育心理學方面的研究都對出生次序有興趣,這些研究結果都指向老大對壓力的適應性問題。首先,絕大多數新媽媽都比較緊張,換言之,老大往往都是在媽媽壓力水平比較高的情況下渡過胎兒和嬰兒期,所以很可能會感染到這種易緊張的情緒。其次,由於老大有過幾年獨享父母注意力的時間,所以他往往會很被動的面對變化,導致他容易產生比較大的壓力 (老二或以後的孩子一出生就必須同老大競爭來獲得父母的注意力,所以反而比較懂得調適自己)。在這個大前提之下,當老大被老二超越的時候,壓力就會特別大。而爸媽則不可輕忽這一點,要適時的關心他,了解他的感受,給他一個釋放壓力的通道。 - 爸媽的態度、反饋、與期望
態度決定一切。平日里,爸媽有沒有常常說,哥/姐要給弟/妹做榜樣、應該做得更好、不要連弟/妹都不如這一類的話? 其實爸媽說這種話也很平常,但這可能會給大的孩子造成心理暗示,讓他不容易接受弟/妹更有天份的事實。而當老二表現更優秀時,爸媽有沒有顯示出對老大的失望、或者以此激勵老大向老二看齊? 而正因為老二的成績好過老大,爸媽是不是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老二身上了,以至於對老大的成績 (雖然不如弟妹但也是成績) 缺乏反饋? 其實這種時候,爸媽反而應該多注意老大,要給他更多的正面反饋,也千萬別讓他覺得自己達不到爸媽的期望。 - 退出與保護機制
如果這僅僅是某一項活動,老大成績不好想要退出,其實不是不可以考慮。爸媽要確保的是退出是經過思考的決定,是讓孩子把精力和時間用在他更有興趣和能力的地方,而不要讓他感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有時候,弟/妹在所有領域都全面超越哥/姐,而哥/姐在某一個活動裡面表現得特別好也很有興趣,爸媽也可以考慮把這個領域給保護起來,只讓老大參加,而讓老二去參加其它的活動。 - 均衡的家庭氛圍
從某個層面來講,手足間的競爭不可能完全避免,爸媽要做的是培養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在這裡每一個人都為其他人的成績而開心,了解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也有適合的路去走。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裡,孩子就比較不容易生活在別人的陰影下,能健康的活出自己。
-
參考資料文章
http://www.littletree.com.au/birthorder.htm
http://www.sylviarimm.com/article_sibcomp.html
http://www.quora.com/Does-it-bother-you-when-a-younger-sibling-is-much-smarter-or-more-accomplished-than-you
圖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lappstar/52318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