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不是教孩子過度分享了?

暑假的時候,有一次我帶孩子們去公共圖書館看書,隨手拿起一本繪本分享。繪本畫得很漂亮,故事也是兒童系列常見的主題:分享。故事的主角是海裡一條美麗的彩虹魚,她的身上有各色發光的鱗片,所有的魚兒都十分羨慕,而她也很為自己的美麗而得意。終於有一天,一條小魚游過來,找她要一片發光的鱗片,她拒絕了。消息不脛而走,彩虹魚不肯分享的事情傳遍大海,再也沒有魚願意和她做朋友,連看她一眼都不肯。彩虹魚十分傷心,去問海裡的智者大章魚,大章魚讓她去想一想,到底是分享快樂,還是獨占快樂。於是彩虹魚慷慨的把鱗片分給海裡其它的魚,她以為她會捨不得,可是當她看到其它魚兒得到鱗片時的快樂,她發現自己也變得很開心。最終彩虹魚身上會發光的鱗片都分掉了,而她同時也收穫了大家的友情。

故事結束了,我心裡卻有些不安了,因為我發現,這個故事所傳遞的訊息似乎有些問題。沒有錯,我也一直都不厭其煩的教我的孩子們要懂得分享,可是我讀這個故事時,忽然想到,彩虹魚不願意把鱗片分給其它的魚,其實到底有多大的問題? 畢竟這是她之所以獨特的地方。而她以鱗片換得友誼,這友誼真是我們想教給孩子的友誼概念嗎?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海裡其它的魚兒憑什麼覺得自己有權分得彩虹魚的鱗片呢? 難道我們在教孩子分享的同時,也會讓他們覺得他們也有權分享別人的東西嗎? 總而言之一句話,平時我們教孩子分享的行為,是不是缺少了一些思考,分享得過份了呢?

到底什麼是分享?

分享簡單說就是一種資源的共享或輪流使用。如果這資源本身就是公共的,那麼共享/輪流使用自然是行為準則。而如果資源是私有的,我們仍然教導孩子分享,那其實是希望培養孩子對他人的一種慷慨與善意,如果人人都有這種善意,則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應該釐清如下幾個概念:

  • 分享是需要時間學習的
    幼兒一般不會主動分享,因為每一個人的發育都是由我及他,必然要先發育出自我,才能發育出對其他個體的同等尊重。所以如果一個三四歲的孩子還不懂得分享,並不能說明他是一個自私的人。

  • 分享不應該是強迫出來的
    既然我們希望通過分享的行為來培養孩子對他人的善意,那麼我們真正要的是這個善意,而不是孩子最終把東西分給別人這個結果。家長往往因為心裡著急而強迫孩子分享,對於孩子來說,被迫把東西分享出去,反而成為自己的壓力與負擔,這樣我們不但無法培養出孩子對他人的善意,反而得到了剛好相反的結果:孩子對分享的抵觸與逆反。

  • 分享基於同理心,而非等價交換
    彩虹魚的故事裡,最讓我覺得不妥的是,彩虹魚的分享行為成了她交換友誼的籌碼。雖然故事可以理解為只有慷慨善意的人才會讓大家喜歡,可開始她不願意分享時被人孤立卻也是事實。所以爸媽教孩子分享時,最好從同理心入手,給他講感同身受的道理,而不是僅僅從結果入手,說不分享就沒有朋友一類的話。

要分享得對,首先需要尊重孩子的所有權

其實大部分人對於什麼情況下應該分享、可以分享有非常不同的想法,在成年人的世界裡,甚至不乏表面上說分享、暗地裡卻阻止分享的情形。而在我們教小孩的時候,我們往往過度強調分享,卻忘記問:這種時候分享是不是一個合理的要求?

比如我就覺得海裡的魚兒們要分享彩虹魚的鱗片並不是一個合理的要求,雖然這不代表彩虹魚主動分享是不對的。那麼當我們要求孩子分享他自己的東西時,也不妨問一問自己:這是合理的嗎? 要知道小孩子有所有權的東西是很少的,而他們通過支配這很少的東西來獲得一種自我的肯定,所以我們必須首先要尊重他們的所有權,才能讓他們內心有安全感,在這個基礎上,再去談分享才比較腳踏實地。

也許,有時候,爭執反而是最重要的

很多時候,我們會簡單的認為,分享就是好的,搶東西就是壞的,輪流是好孩子,吵架是壞孩子。但是別忘了,人是複雜的,而小孩子做事的動機又往往和我們不一樣。他們還在探索這個世界,尋找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界限,所以他們會爭吵、會搶奪。這雖然不符合我們心目中良好行為的定義,但對於他們認識世界、發展社交概念,卻很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那麼,孩子會在爭執中學到很多東西,是簡單的分享學不到的。所以,當孩子們為很小的東西爭得熱鬧時,爸媽們可以作壁上觀,只要不涉及安全性,就索性讓他們爭個明白,或者讓他們自己去解決衝突。那麼孩子們得到的,會遠比分享來得多。

  • 參考資料
    文章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avital-schreiber-levy/is-sharing-really-caring_b_7198590.html?utm_hp_ref=parents-toddler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aring
    圖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evilpeacock/4390005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