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電視普及的年代,美國的兒童健康權威機構,全美兒醫協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就建議父母不要給兩歲以下的孩子看任何電視,因為電視畫面的移動速度是嬰幼兒大腦無法處理的,所以有可能損害他們的大腦發育;而兩歲以上的小孩,每天的電視時間也應該少於兩小時,因為長時間對著屏幕會讓孩子的生理和情感發育都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當我們邁入電腦、智慧手機和平板時代之後,AAP 就在電視之後加入這些新興的電子產品,而核心沒有改變:兩歲以下不可以用 3C 產品,兩歲以上每天最多兩小時。最近,連台灣立法院都跟進了,今年1月份通過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修正案,禁止兩歲以下幼兒使用 3C 產品,兩歲以上每天最多一小時,且每 30 分鐘就休息一次,如違反規定家長會被處罰鍰。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爸媽們每次把手機、iPad 塞給寶寶,或者讓寶寶用電腦、看電視的時候,是不是都覺得罪惡感在啃食你的良心? 如果是,好消息來了:你可以把罪惡感丟掉了,因為最近風向變了!
AAP 的立場為什麼做了 180 度的大轉彎? 按照他們自己的解釋,我們如今的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電腦、電視、手機、平板等等高科技產品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對小孩子的影響總是有好有壞,單純的禁止是愚蠢的也是無效的,所以不如坦然接受它。這就好比,我們都知道帶孩子出門,會呼吸到有污染的空氣、汽車摩托車尾氣、還會接觸到各種病毒細菌,這些對寶寶的健康自然沒有好處,可是難道我們就不帶寶寶出門了?
沒有,這回真的沒有了。當然各地政府或者專業機構仍然會給出一些建議、或者規定,比如台灣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並沒有改變,所以理論上我們不能給孩子 (> 2 歲) 使用超過 1 小時的 3C 產品……這些建議都基於過去很多年的研究結果,但是沒有哪個研究可以告訴我們一個絕對的數目,超過這個數目就是弊大於利。不過,一般研究人員和專家們的立場是沒有變的:屏幕時間總是越短越好。而對於我們父母們,實際的做法應該是這樣的: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爸媽們每次把手機、iPad 塞給寶寶,或者讓寶寶用電腦、看電視的時候,是不是都覺得罪惡感在啃食你的良心? 如果是,好消息來了:你可以把罪惡感丟掉了,因為最近風向變了!
AAP 轉換立場:嬰幼兒可以用 3C
今年 10 月份,在這個問題上向來立場堅定的 AAP 拋棄了他們堅持了幾十年的說法,公佈了一份全新的給育兒專家、父母、教育工作者的建議書。在這個新的宣言中,AAP 不再建議父母禁止兩歲以下嬰幼兒使用 3C 產品,也不再給兩歲以上兒童規定每天兩小時的最高用量,相反,他們勸說父母:小孩子上網社交也沒有關係。AAP 的立場為什麼做了 180 度的大轉彎? 按照他們自己的解釋,我們如今的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電腦、電視、手機、平板等等高科技產品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對小孩子的影響總是有好有壞,單純的禁止是愚蠢的也是無效的,所以不如坦然接受它。這就好比,我們都知道帶孩子出門,會呼吸到有污染的空氣、汽車摩托車尾氣、還會接觸到各種病毒細菌,這些對寶寶的健康自然沒有好處,可是難道我們就不帶寶寶出門了?
但是,總會有但是……
AAP 的立場轉變,是告訴父母們可以隨便給孩子玩我們的手機和平板了? 過去幾十年裡各種研究結果說的屏幕對兒童的生理及情感社交發育的負面影響都不存在了? 不是的,當然不是的。3C 產品無處不在的現實,無法改變嬰幼兒的大腦不能處理高速變化的屏幕影像的事實;而長時間的沉溺於電子物件中,也仍然會影響到小孩子的發育。所以,AAP 告訴父母可以給嬰幼兒使用平板,可以看成是對現實的妥協、或者說是用一種實際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他們的立場雖然變了,但是一貫以來對父母的教養建議是不變的。如果你本來對孩子使用 3C 產品就有嚴格的管理,你不需要做任何變化;如果你在這方面一向管得很鬆,別忘了以下幾個原則:- 父母與寶寶的直接交流仍然是最有效的:學習一切技能,都是以父母來教為最好;讓寶寶被動的去看屏幕,寶寶很難真正學到什麼。如果有一款很好的 APP 可以給寶寶玩,最好的方式是父母陪著一起玩。
- 定好規則:使用 3C 產品和一切其它行為都一樣,父母需要給小孩設立好規則,比如使用時間、使用條件、內容等等,定好規則以後還要能有效執行。
-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榜樣:不管你想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都別忘了,你的行為最重要。如果你自己是個低頭族,不要指望孩子能有很好的自製力。
到底多長時間就是太長了?
以前專家告訴我們,兩歲以下禁止用電腦,兩歲以上最多兩個小時,那麼我們還知道界限在哪裡,起碼超過兩個小時了,罪惡感還會推著我們做點什麼。可如今這些限制都沒有了,我們反倒容易無所適從了。到底還有沒有一個標準告訴我們,孩子使用了多長時間的 3C 產品,就是太長了?沒有,這回真的沒有了。當然各地政府或者專業機構仍然會給出一些建議、或者規定,比如台灣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並沒有改變,所以理論上我們不能給孩子 (> 2 歲) 使用超過 1 小時的 3C 產品……這些建議都基於過去很多年的研究結果,但是沒有哪個研究可以告訴我們一個絕對的數目,超過這個數目就是弊大於利。不過,一般研究人員和專家們的立場是沒有變的:屏幕時間總是越短越好。而對於我們父母們,實際的做法應該是這樣的:
- 教育性質的屏幕時間不用太擔心:比如課堂上使用電腦、父母選定的教育類的 APP,等等。
- 娛樂性質的屏幕時間需要設定時間:每天最多玩多少電子遊戲/看多少電視,由父母根據自己的感受來決定。時間長短雖然可以自定,但是一定要有,並且要執行。
- 杜絕背景屏幕:孩子寫作業時你在旁邊看電視? 關掉它,或者換個房間調小音量。這種背景式的被動看電子屏幕的時間在很多人生活中其實佔了很大比例,父母用點心,可以大大縮短孩子的屏幕時間。
-
參考資料文章
http://www.fastcodesign.com/3052029/the-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says-ipads-are-ok-for-infants?partner=rss
http://www.forbes.com/sites/jordanshapiro/2015/09/30/the-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just-changed-their-guidelines-on-kids-and-screen-time/
http://www.pcadvisor.co.uk/feature/digital-home/how-much-screen-time-is-healthy-for-children-benefits-3520917/
https://www.nlm.nih.gov/medlineplus/ency/patientinstructions/000355.htm
圖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cmetroblogger/657465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