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文章中講過,當一個嬰兒出生時,他的大腦已經具備了相對完整的結構,而從出生到成年這漫長的時光裡,他的大腦會持續發育,其中主要的發育過程集中在青春期之前,特別是 0~3 歲這段時期,發育最為旺盛。而嬰幼兒大腦發育所要經歷的主要事件如下: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個過程。比如今天我新認識一個人,我記住了他的樣子,還記住了他的名字,這種訊息轉換成大腦語言是怎樣的呢 ? 他的模樣會被我大腦的一個神經細胞 A 所儲存,而他的名字會被另外一個神經細胞 B 所儲存,而 A 和 B 之間會生成突觸,也就是說,A 的軸突會產生一個分枝,去找到 B 的樹突分枝,這兩個分枝走得特別近,形成了一個突觸。如果這個突觸很穩定,那麼下一次我再見到這個人,細胞A 的軸突就會釋放信號,細胞 B 的樹突接受到,於是我看到他就能叫出他的名字。但是倘若 A 和 B 之間的的突觸不穩定,可能我下一次見到這個人的時候,這兩個細胞之間的連接已經沒有了,那麼我就只能看著他眼熟,卻叫不出他的名字;或者聽到這個名字覺得認識,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他的樣子了。
當然,上面講的是一個非常簡化了的例子,但是大體能說明我們大腦中神經細胞之間是如何交流的。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越多,網絡越發達,我們大腦的功能就越強大。
- 細胞的生長:嬰兒出生後,大腦除了個別區域 (腦室下區及海馬回) 外,並不會再有什麼新的神經細胞長出來;不過大腦中會增生很多其它的細胞,比如神經膠質細胞。這部分,我們下篇再講。
- 細胞連結成網:嬰兒出生後,大腦中在細胞層面真正令人吃驚的旺盛生長,是神經細胞之間形成許多許多的連結通路,這些通路最終構成一個複雜的網絡,這個網絡決定了我們的大腦功能有多複雜。今天這篇,我們就聊聊神經細胞之間的這種聯繫到底是什麼。
神經細胞之間通過信號交流
神經細胞有它特殊的結構,它有細胞體,還有很多分枝。我們管最長的那個分枝叫軸突,其它比較細小的分枝叫樹突。兩個神經細胞之間要通話,就要靠一個細胞的軸突和另外一個細胞的樹突之間發生關聯,這個關聯我們稱之為突觸。突觸其實不是軸突和樹突直接接觸,而是軸突和樹突離得足夠近了,然後由軸突釋放神經信號 (電信號或化學信號) ,樹突接受到這個信號,於是信息傳遞過程就完成了。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個過程。比如今天我新認識一個人,我記住了他的樣子,還記住了他的名字,這種訊息轉換成大腦語言是怎樣的呢 ? 他的模樣會被我大腦的一個神經細胞 A 所儲存,而他的名字會被另外一個神經細胞 B 所儲存,而 A 和 B 之間會生成突觸,也就是說,A 的軸突會產生一個分枝,去找到 B 的樹突分枝,這兩個分枝走得特別近,形成了一個突觸。如果這個突觸很穩定,那麼下一次我再見到這個人,細胞A 的軸突就會釋放信號,細胞 B 的樹突接受到,於是我看到他就能叫出他的名字。但是倘若 A 和 B 之間的的突觸不穩定,可能我下一次見到這個人的時候,這兩個細胞之間的連接已經沒有了,那麼我就只能看著他眼熟,卻叫不出他的名字;或者聽到這個名字覺得認識,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他的樣子了。
當然,上面講的是一個非常簡化了的例子,但是大體能說明我們大腦中神經細胞之間是如何交流的。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越多,網絡越發達,我們大腦的功能就越強大。
嬰幼兒經歷旺盛的突觸生長
嬰兒出生時,這個網絡是不存在的,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這網絡會急速膨脹。我們看到孩子新學會了一樣事物,反映到大腦裡,其實就是一群神經細胞之間形成了局部的網絡。在一定程度上,我們說一個小孩有多聰明,其實就是看他這張大腦網絡有多複雜。那麼這個網絡的形成,爸媽能干預嗎 ? 怎樣干預 ? 請看後面的文章。-
參考資料文章
Joan Stiles & Terry L. Jernigan, The Basics of Brain Development, Neuropsychol Rev (2010) 20:327–348.
圖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birthintobeing/1184118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