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爸媽的,多半都聽過孩子抱怨無聊,尤其是平日裡活動很多,一到週末、節日、寒暑假就空閒下來的孩子,假設爸媽沒有馬上安排一系列活動,恐怕就要忍受孩子喊無聊了。聽到孩子喊無聊怎麼辦? 我們的直覺恐怕是要給他找點事情做,解救他的無聊。可是我今天要說的,是爸媽最好別去救他,孩子時不時無聊一下,其實有百利而無一害。
而這樣的狀態又是非常正常的,而且越是平時父母給安排了很多課業、活動、才藝的小孩,越容易感覺無聊,特別是當他們忽然有了些空閒時間的時候,因為他們平時與周圍世界的聯繫都被規劃好了,當他沒有在從事這些活動的時候,他就很容易覺得迷惘。那麼父母是不是幫助孩子重新找到一個聯繫點就好了呢 ? 道理上是沒錯,但是最好不要,因為這是治標不治本。
那麼如果爸媽在壓力下和孩子一起玩呢? 比如一起讀本書、從事一些親子遊戲。這些當然是比較好的親子互動方式,但是,這些難道不應該是你平時經常就在做的嗎 ? 如果你只有在孩子喊無聊的時候,才會去陪他一下,那麼你確實應該反省反省平時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是否存在改進空間。如果你平時都有很努力的在經營親子時刻了,那麼孩子無聊並不是你的錯,他一喊無聊你就去陪他,他永遠無法自己解決。
不過首先,爸媽的關注還是很重要。我們說孩子無聊的時候是失去了與周圍環境的聯繫感,而小孩與周圍的聯繫感往往要通過父母來達成,所以當孩子喊無聊的時候,爸媽雖然不必救場,卻需要先過來顧一下場子。
怎麼講? 孩子喊無聊,很多時候是需要父母的關注,所以這個關注,爸媽要給他。根據你當時到底有多忙,抽出三五分鐘到十幾分鐘的時間來給孩子,孩子還小,你可以抱抱他,讓他粘在你身上一陣,孩子大些了,就坐在一起聊聊天。這幾分鐘的時間裡,爸媽要把全副注意力給孩子,而不是一邊忙手裡的事情一邊應付小孩。請注意,這不是你在幫孩子找有趣的事情做,是你和孩子進行「聯繫」的時刻。幾分鐘之後,你就該放手了,讓他自行去解決無聊的問題。很多時候,孩子在和你粘過以後,往往忽然就找到了新樂趣,知道怎麼打發無聊了。
而為長久計,爸媽應該注意每天都給孩子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就是沒有任何必須要做的事情,連電視、手機也不能看的時候。這樣的時間,室內室外都可以,在無形中訓練孩子利用環境既有的因素來尋找自己的興趣點。要知道現在越來越多的夏令營都非常重視這個自由活動時間了,如果你花在夏令營上的費用,相當一部分都是讓孩子隨便亂玩的話,你有什麼理由不在家裡也給他「自由」呢 ?
無聊是孩子失去了與周圍世界的聯繫感
每個人天生就是喜歡玩、想著辦法來玩的,或者從更深的層次來講,是需要尋找一種滿足感。小孩子身上特別的體現了這一點,但是他們仍舊會有覺得無聊的時候,出現這樣的狀況,其實是他們找不到那種滿足感了。人的滿足感是通過與周圍世界的聯繫、尋找自己的定位來實現的,當孩子失去了那種聯繫的時候,即使有滿屋子的玩具堆在那裡,他仍然會覺得無聊。而這樣的狀態又是非常正常的,而且越是平時父母給安排了很多課業、活動、才藝的小孩,越容易感覺無聊,特別是當他們忽然有了些空閒時間的時候,因為他們平時與周圍世界的聯繫都被規劃好了,當他沒有在從事這些活動的時候,他就很容易覺得迷惘。那麼父母是不是幫助孩子重新找到一個聯繫點就好了呢 ? 道理上是沒錯,但是最好不要,因為這是治標不治本。
爸媽去救場,治標不治本
爸媽往往因為孩子說無聊而感受到一種壓力,似乎自己沒有把孩子照顧好、忽略了他們,才會導致孩子的無聊。在這種壓力下,爸媽可能就會祭出一些「手段」來,比如給孩子吃零食、看電視、玩手機等等。這些手段很明顯不是好的選擇,因為你總不希望孩子一沒有事情做的時候,就會拿出手機來滑吧、或者癱在沙發上看電視。那麼如果爸媽在壓力下和孩子一起玩呢? 比如一起讀本書、從事一些親子遊戲。這些當然是比較好的親子互動方式,但是,這些難道不應該是你平時經常就在做的嗎 ? 如果你只有在孩子喊無聊的時候,才會去陪他一下,那麼你確實應該反省反省平時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是否存在改進空間。如果你平時都有很努力的在經營親子時刻了,那麼孩子無聊並不是你的錯,他一喊無聊你就去陪他,他永遠無法自己解決。
孩子無聊的時候,蘊藏許多機會
沒有錯,孩子無聊,需要自己解決。這個看似簡單的一個事情,其實蘊藏了許多對孩子一生都很有助益的成長機會。如果孩子要解救無聊的自己,他需要自己主動去做一點事情 (自主力)、決定要做什麼不做什麼 (決定權)、嘗試一下沒試過的東西 (挑戰自我)、找到一個讓自己覺得很有趣的事情樂此不彼的玩下去 (自我激勵)。你看,當一個孩子無聊的時候,最終也許他跑去玩泥巴,這麼簡單的一件事,訓練了他的自主力、決定權、挑戰自我、激勵自我的能力,更別提這當中可能會激發出來的創意以及伴隨而來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起爸媽能夠祭出的「手段」,這些,對於孩子的一生難道不是更重要的嗎?治本的良藥
所以說,治本的良藥,是給孩子創造出來一個環境,讓他能夠去體驗自主、做決定、挑戰激勵自己的過程;而不是在孩子喊無聊的時候,爸媽想辦法調一個「十全大補湯」出來。不過首先,爸媽的關注還是很重要。我們說孩子無聊的時候是失去了與周圍環境的聯繫感,而小孩與周圍的聯繫感往往要通過父母來達成,所以當孩子喊無聊的時候,爸媽雖然不必救場,卻需要先過來顧一下場子。
怎麼講? 孩子喊無聊,很多時候是需要父母的關注,所以這個關注,爸媽要給他。根據你當時到底有多忙,抽出三五分鐘到十幾分鐘的時間來給孩子,孩子還小,你可以抱抱他,讓他粘在你身上一陣,孩子大些了,就坐在一起聊聊天。這幾分鐘的時間裡,爸媽要把全副注意力給孩子,而不是一邊忙手裡的事情一邊應付小孩。請注意,這不是你在幫孩子找有趣的事情做,是你和孩子進行「聯繫」的時刻。幾分鐘之後,你就該放手了,讓他自行去解決無聊的問題。很多時候,孩子在和你粘過以後,往往忽然就找到了新樂趣,知道怎麼打發無聊了。
而為長久計,爸媽應該注意每天都給孩子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就是沒有任何必須要做的事情,連電視、手機也不能看的時候。這樣的時間,室內室外都可以,在無形中訓練孩子利用環境既有的因素來尋找自己的興趣點。要知道現在越來越多的夏令營都非常重視這個自由活動時間了,如果你花在夏令營上的費用,相當一部分都是讓孩子隨便亂玩的話,你有什麼理由不在家裡也給他「自由」呢 ?
-
參考資料文章
http://www.handinhandparenting.org/article/im-bored-how-to-deal-with-your-childs-bored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nurturing-resilience/201206/let-kids-be-bored-occasionally
https://www.positivediscipline.com/articles/boredom
圖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evitogustavo/643376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