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意識形態,你女兒 6 歲就有了!

今年年初的時候,國際著名科學期刊「科學」 (Science) 發表了一份心理學研究報告。在這份研究當中,幾位心理學學者針對 400 名 5~7 歲的孩子 ( 200 名男孩, 200 名女孩) 進行追踪,看他們對於兩性角色的認知是如何變化的。在其中一個專題裡,研究者給這些孩子講了個故事,故事主角是一個「特別特別聰明的人物」,但是故事裡沒有講出來這個人物的性別,也沒有任何暗示。講完故事以後,研究者給這些孩子看了四個人的照片,其中兩男兩女,問他們覺得哪一個會是故事當中「特別特別聰明的人」 ? 當這些孩子 5 歲的時候,基本上是男孩選男性,女孩選女性,可是到他們 6 歲的時候,情況變了,大多數女孩也會選一個男性出來代表那個「特別特別聰明的人」,而男孩子的選擇基本沒有變。當然啦,研究中也排除了其它因素的影響,比如種族、父母的社會地位、收入等等。這說明什麼 ? 說明女孩子到 6 歲就很容易受到社會傳統思維定勢的影響,傾向於認為女性不那麼聰明。

更有意思的是,當研究者問這些孩子們,班上學習成績最好的是誰,不管男孩女孩都會說出一兩個女孩的名字。想來大家也知道,以學校成績而言,女孩子往往表現得比男孩子好。然而詭異的事情就在這裡,即使那 200 個女孩子都很清楚女孩子成績更好,卻仍然認為那個「特別特別聰明的人」應該是個男的 !

爸媽們,有女兒的爸媽們,這個研究結果會不會讓你重新檢視一下你對女兒的教育方式?

我們再往下講。如果女孩子開始模模糊糊的認為女性不太可能是一個「特別特別聰明的人」以後,會發生什麼事呢 ? 這種思維會內化,會成為她的潛意識,還會經由各種社會影響而強化,再然後,女孩子就會主動遠離那些「不那麼適合她的」、或者「只適合特別特別聰明的人」的事情,從某種程度而言,她開始自我審查了。

這個時候,有女兒的爸媽們,是否需要提起警覺了 ?

事實上,類似的研究並不止這一份,很多團隊都針對性別認知的意識形態做過研究,畢竟在女權主義崛起之後的時代裡,這也是社會學上的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不只一份的研究發現, 6、7 歲的女孩子往往已經形成了某種性別認知的意識形態,而這意識形態往往讓女孩子覺得自己「不那麼聰明」,或者「男孩比女孩更聰明」。

這意識形態是怎麼形成的? 當然與社會大環境有很大關係,可我們父母其實也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哎,你先別急著反駁,因為這不是說你偏心兒子,我絕對相信絕大多數父母沒有性別偏心,自己的孩子都是一樣愛的。我也相信,絕大多數父母不會故意去說女兒沒有兒子聰明,或者女孩子就不需要多聰明之類的話。但是,我們往更深一層去探尋,很多父母對女兒和兒子的期望值是不一樣的。你知道嗎 ? 根據 2014 年的報告,在 google 裡面搜索「我兒子是天才嗎?」比「我女兒是天才嗎?」要多出來一倍還不止,而搜索「我女兒是不是過重了?」比「我兒子是不是過重了?」也多了 70% 。你瞧,很明顯,在潛意識裡,父母對兒子所表現出來的聰明性要敏感得多、期待值也高,而對女兒,更關注她的外表。

所以,我們有女兒的父母都要仔細想想,平時有沒有在言談舉止中暗示了什麼,有沒有在潛移默化中把社會思維定勢傳給了女兒。如果沒有,那當然是太好了,不過我們不能就此放心,因為社會的意識形態無所不在,我們既不能脫離社會,就只好做些什麼抵消那些影響。做些什麼呢 ?

  • 如果你喜歡誇孩子聰明,又兒女雙全,記得別只誇兒子,同樣要誇女兒。這不僅僅是為了性別意識,也是為了手足之間不要因此而產生競爭與嫌隙。

  • 更好的方法是不要誇聰明,誇能力與努力。既然社會上一定會有女孩不夠聰明的意識形態,那麼我們應該讓女兒相信,重要的不是聰明與否,而是你能否持續的付出努力、想辦法解決問題。其實,事實也正是如此不是嗎?

  • 為女兒尋找女性榜樣。社會當中湧現出來的傑出人士,如果有女性的,不妨給孩子也看一看,特別是那些性別意識形態裡「不適合女性」的領域。比如我看神舟系列飛船的新聞,女兒就會對其中上過太空的兩位女性宇航員特別有興趣。類似這樣的事件,父母多留意,可以給女兒很多正面的鼓勵。

  • 還有專家建議,家務事父母平均分配,也會對女兒有好處。

這些事情,我們做父母的,從女兒小的時候就留意,持續的努力,最終會讓女兒相信,自己也夠聰明了。

  • 參考資料
    文章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5/6323/389/tab-pdf
    https://www.nytimes.com/2017/01/26/well/family/why-young-girls-dont-think-they-are-smart-enough.html?_r=0
    圖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mujitra/4486816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