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只是小孩,多數成人也無法真正的睡過夜!
喬迪A.敏德爾博士 (Jodi A. Mindell, Ph.D.),身為美國費城兒童醫院睡眠障礙中心副主任,在自己其中一本關於小兒睡眠障礙的著作中表示,夜間醒來是人們睡眠週期中一個正常的部份,但擁有良好睡眠品質的人懂得如何在沒有幫助的狀況下再度入睡,然而許多幼兒和學齡前兒童還沒有掌握好這個技能。如果你的孩子平日必須依靠你的陪伴來輔助入睡,他們在凌晨時分醒來時可能會難以再度入睡喔!
嬰兒無法睡過夜的原因與1歲以上的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大不相同,幼兒和學齡前兒童也有可能因為睡到一半時有尿意而醒來,通常醫生建議睡前兩小時不應該喝水,入睡前也必須要先解尿,養成將膀胱清空的習慣再去睡。
根據育兒科學
(Parenting Science)一篇關於探討半夜睡醒的文章中指出,兒童會在睡眠中途醒來的原因包括:
n 太早入睡
n 過度疲倦
n 怕黑或因為分離焦慮
n 作了惡夢
n 打鼾和其他睡眠呼吸方面的干擾
n 胃食道逆流 (GE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睡前應避免吃難以消化或酸性食物。關於這部份必須由醫生來診斷。
n 頭痛或睡眠中磨牙
n 壓力,與成人一樣,孩子也可能從家庭中或上課的地方遇到壓力而睡不好
n 其他與入睡模式相關的原因,例如,如果孩子習慣由爸媽陪伴入睡,醒來時卻發現自己是一個人,他們很難自己再睡回去,因此讓他們培養自我安撫入睡的技能也會有幫助。
了解以上原因之後,爸媽該如何改善孩子半夜醒來的狀況,
不再被睡眠不足與臉上的黑眼眶困擾?
1. 在學齡前的年紀,孩子們多數都需要一個安撫的物品,例如奶嘴、填充玩偶或安眠溫柔的音樂等等,若他們在半夜醒來時,無法找到那個物品,就會不容易再度入睡。爸媽們隨著孩子年紀增長,可以開始試著,改用輕聲的言語跟他們說一聲「晚安」來取代那些事物,讓孩子知道,聽到「晚安」表示可以安心入睡了。
2.如果一向由爸媽哄他們入睡,保持床和房間原來的模樣,如果要關燈,在入睡前先關,若他們習慣有個小燈,半夜醒來發現房間是暗的一定會更不安心呢!
3.若爸媽想開始訓練孩子自己獨睡,而非由爸媽陪伴至閉上眼睛睡著為止,在孩子入睡前先離開房間,比他們半夜醒來找不著你們好。若孩子不肯讓你離開,花些時間跟他們解釋說明,直到他們願意接受為止。這並非幾天就可以達成的任務,拿出耐心讓孩子了解,他們能做得到是很棒的。
4.每次都用一樣的方式讓孩子回到自己的床上,也許半夜三點時,當孩子請求你陪他們睡或要求要爬上你的大床很容易就感到心軟答應了,但答應一次就會有第二、三次,也就不容易堅持下去。
5.當孩子做了惡夢或生病時,爸媽可試情況決定怎麼做,也許,用更長的時間陪伴他們到入睡,或多說幾遍他們愛聽的故事。專家提醒,在他們房間裡陪伴他們,還是比讓他們直接睡在你的床上,對日後長遠的訓練都更有益處。
6.有些爸媽不太贊同利用『獎勵』來鼓勵孩子練習留在自己的床上,不過,有時候讓孩子因為願意去試著做到(無論成功與否),而得到一些小獎勵,也會讓他們更樂於去做到爸媽的要求,不一定是物質,也可以是孩子喜歡做的活動,例如隔天帶他們去公園裡玩久一點。『獎勵』他們的努力,而非成果。
7. 時鐘,隨著孩子年紀增長,也會是個好幫手,讓孩子可預期什麼時候要入睡,以及什麼時候可以起床找爸媽。
8. 讓他們挑選自己喜歡的枕頭套、床單、抱枕,甚至床頭標上自己的名字,讓他們對自己的空間有歸屬與認同感,建立自己長時間獨自待在房間的能力。
如果孩子就是不肯待在自己的房間,爸媽也可考慮先「共享」房間但不共享床鋪,例如將他們的床放在爸媽的床旁邊,這樣一家人才有足夠空間能夠好好地休息與睡覺。
家裡的孩子經常睡到一半醒來嗎?爸媽都怎麼處理呢?
跟我們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