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常常會糾正孩子言行舉止,有時候罵完小孩,回過身來想想,難道自己都沒有錯? 是否大人都是對的? 會不會其實用錯方法了呢?
對小孩說謊,造成反效果
有時候為了應付孩子的問題,大人會隨便編出一些謊話或假故事來回應或嚇阻,最後讓孩子永遠以為事實就是這樣,於是衍生出更多問題,造成反效果。
專家的建議:
父母最好真誠地對小孩說實話,讓他們了解你的困難或解釋當下的情況,通常會比編謊話來的管用,小朋友也比較容易接受,甚至可以讓他們產生同理心,體諒他人。
扮黑臉口頭警告或威脅小孩
小孩不聽話的時候父母之中總會有人開始扮起「黑臉」,大部分都是口頭警告或威脅孩子「如果你…那我就…」,或是「如果你再繼續....那你就別想...」,也許剛開始有用,但幾次下來孩子早就當耳邊風了,左耳進、右耳出,甚至認為這是遊戲之一。
專家的建議:
育兒作家 Bridget Barnes 表示,這種口頭上的警告對小孩來說會被解讀成「我可以繼續這樣直到我媽 (爸) 真的阻止我為止」!父母應該立刻做出制止的行動,停止孩子的行為,讓他當下了解行為的後果,知道無法繼續玩鬧下去。如果再發生同樣情況,就能提醒他「記得上次這樣做,害自己不能繼續游泳得提早回家嗎? 你應該不希望我們提早回家吧?」幾次下來,孩子就會發現你是「玩真的」,而非隨便說說。
夫妻標準不同,無法堅持原則
有些時候媽媽好不容易堅持原則,眼看孩子就要乖乖就範了,沒想到這時爸爸突然插一句說:「好啦,沒關係,下次別再這樣囉!爸爸買冰給你吃!」整個亂了套啊!於是爸爸不僅當了好人,還得到孩子的支持!小孩就會認為,反正下次我被處罰時,會有人來救我,沒在怕的。
專家的建議:
夫妻之間一定會有一方耳根子比較軟,容易心疼孩子被處罰,但若無法達成共識,會讓小孩搞不清楚界線在哪裡。所以夫妻間必須討論清楚規則,才能讓標準一致,處罰不同沒關係,但對同一件事要堅持相同的原則。
賄賂小孩就範,久而久之變習慣
我們常看到大人會拿糖果或玩具來當作交換條件,以此賄賂孩子,希望他們可以乖乖吃飯或洗澡,但長期下來小孩便會開始拿翹,反過來利用這一點和父母「談判」,最後往往是大人們拿他們沒轍,被牽著鼻子走。
專家的建議:
與其用交換條件的方式,不如好好利用「鼓勵」和「失望」的策略。適時鼓勵孩子的行為,把「吃完飯就有糖果」的做法改成「你可以自己吃完一整碗飯真是太厲害了!我要幫你拍下來給阿公、阿嬤看,下次他們來找你玩,我要跟他們說你好棒棒...」。而有時向孩子表達你的失望,可以激發他們內在的同理心,讓他們願意配合。例如:「我很難過你打破了妹妹心愛的杯子,如果你的杯子被打破了也會很難過齁?」
怒氣直衝腦門,抓狂失控
帶小孩的確需要很大的耐心,當他們很欠揍又講不聽時確實讓人很火大,很想直接開罵或抓起來好好揍一頓,但有時候卻發現當你罵完了,孩子依舊嘻皮笑臉、事不關己甚至我行我素。因為小孩子其實很懂得察言觀色,他們會想辦法不斷挑戰大人的極限,點燃你的怒火,當你怒氣衝上腦門的那一刻,就是你爆炸失控的時候。
專家的建議:
如果身旁有老公或友人在一旁,可以請他們幫忙「看顧」一下孩子,媽咪先到旁邊冷靜個十秒鐘,深呼吸,安定情緒後再回來處理。或者,換個空間 (房間或車上) 對孩子說話,可同時改變家長和孩子當下的心境及情緒,也給彼此一點時間冷靜,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為何,會幫助爸媽更容易解決問題。
對孩子講長篇大論的道理
雖然說對孩子「講道理」很好,但若是像發表演說一樣長篇大論則是一點用也沒有,因為孩子沒有那麼大的「專注力」聽你講完所有的話。他會很快忘記你所說的內容,小腦袋瓜裏開始想著接下來要幹嘛,或者根本聽不懂你在說啥,搞不好等你講了一大串之後,小孩才反過來問你說:「什麼是同理心?」那可真是讓人想撞牆啊...
專家的建議:
簡潔扼要的道理最有效!以清楚、簡單、符合孩子年齡的詞彙對他們講道理,可以讓孩子立刻明白你所要表達的事情。例如:「吃飯前要洗手,手髒髒的拿東西吃會生病。」
是人就一定會有錯的時候,沒有人喜歡發怒、處罰小孩,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好,不想有那麼多麻煩,希望小孩可以乖乖配合。但用錯方法只會讓事情更糟,造成惡性循環。所以下次糾正小孩的行為舉止時,或許可以仔細觀察自己的方式,才能適時調整。另外,當父母發現自己有錯,也請記得要對孩子「誠心誠意的道歉」,因為這對孩子來說是最直接的身教,對家長和小孩也會更有利哦!
-
參考資料
文章
http://www.parenting.com/article/8-discipline-mistakes-parents-make?page=0,3
http://www.ehow.com/how_2306023_correct-parental-mistakes.html
圖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sarahmelita907/3928756505/
http://www.flickr.com/photos/eyeliam/4300542033/
http://www.flickr.com/photos/wicken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