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聆賞音樂,從小開始

你家的孩子開始會隨著音樂搖頭晃腦了嗎? 其實,寶寶早在子宮裡的時候,就能感受到母親所聽聞的樂曲,無論是莫札特的奏鳴曲、爵士搖擺樂,還是歌仔戲的都馬調。從美國楊百翰大學對 33 名早產兒所做的研究可看出,讓這些嬰孩連聽四天由男聲與女聲所演唱的搖籃曲之後,研究者發現這群早產兒的體重增加、心跳也更為強健,血壓也降低了。可見音樂對寶寶具有舒緩的作用,難怪每當寶寶聽到爸媽哼唱搖籃曲時,便會逐漸安靜下來,無疑地,音樂具有陶冶人心的作用。


美國國立音樂教育協會的麥克‧布雷克斯利 (Mike Blakeslee) 表示,音樂不只讓孩子學會律動,也能增進語言學習的技巧與記憶、熟悉語言模式。但對預算吃緊的父母來說,不一定能送小孩去學樂器;而這將不再是種遺憾,因為即使不會彈鋼琴,照樣可以從小培養孩子鑑賞音樂的能力,我們不妨試試看以下的方法:

我的故事我的歌:講述音樂家的故事,然後再放樂曲給孩子聽。例如,跟孩子說「鄧雨賢」的生平,然後放《四季紅》給他聽。讓孩子認識古今中外不同的音樂家,並認識不同時代的音樂型式。

音樂塗鴉:放音樂給孩子聽的同時,發下紙和蠟筆給他,讓他依照音階、節奏、情境盡情地塗鴉。

跟我打!為了安全起見,你可以找兩隻木頭湯匙權充鼓棒,再找來厚實的陶罐 (例如裝糖、鹽或是小點心的罐子) 、吃完的奶粉罐、啤酒杯等物,先敲擊出聲,再讓孩子拿著木頭湯匙來試著敲敲看。

帶著耳朵去旅行:跟孩子出遊,除了相片,你還可以帶回當地的唱片做紀念品。當播放唱片時,旅程的片段歷歷在目,透過音樂去體悟各地的風土人情,增加孩子特殊的感官經驗。

音樂也具有增進親子關係的功能,它會喚起家人的共同記憶。很多人都記得媽媽教唱的兒歌,或是失戀時兄姊遞過來的療傷唱片。在話題國片《總鋪師》裡有句經典臺詞說道:「每一個人,都要有自己的主題曲;每一段時間,也都要有他的插曲;在聽到那首歌的時候,就可以回到過去。」為孩子選擇屬於他的主打歌吧!你將發現,孩子在不同的成長時期,自然會出現專屬於他的旋律。 你也有屬於自己的主題曲嗎?



  • 參考資料

    文章
    http://www.parenting.com/article/mommy-and-me-music?cid=searchresult
    http://www.parenting.com/article/learning-music-appreciation-at-home?cid=searchresult
    http://www.sheknows.com/parenting/articles/963084/why-your-child-should-listen-to-music
    圖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reneeanddolan/3977991583/sizes/l/in/photost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