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對於幫助孩子固定作息這件事情,有著一些疑問,大概跟我身為射手座有點關係。總覺得讓我女兒隨心隨性的生活也沒什麼不好。吃飯時間差不多是固定的;睡午覺的時間就任由她開心,總想說累了她自然就會睡了。等她一睡我也不敢叫她,因為沒睡飽的話她脾氣就不好控制。這樣下去會跟著影響到晚上睡覺的時間,變得不固定,而我也沒在意。沒想到那天,跟一個新認識的朋友吃飯,發現他真的就是照作息表餵食。時間還沒到,她還儘量拖延了一下。我突然覺得疑惑,固定作息真的有這麼重要,值得讓媽媽們刻意地來遵守嗎? 在不確定這對孩子是有幫助的狀況下,我真的很沒有動力成為一個早睡早起的「好媽媽」!
鬧鐘這個小法寶,其實是我之前看一位媽媽訓練寶寶戒尿布的時候,說他在洗手間放了鬧鐘,每三十分鐘響一下,他跟小孩就去把他按掉,然後就可以順便找一下馬桶寶寶。我後來發現這個小法寶也可以用在很多其他的訓練上面,像是睡覺時間或是吃飯時間都可以用,因為小朋友還小,很難跟他說現在已經六點了,你得吃晚飯了,或是現在已經十點了,該上床睡覺了。但如果是用鬧鐘配上不同的音樂的話 (用智慧手機的鬧鐘,音樂就可以選不同的了!),效果會很好!
另一個是創意名稱,建議媽媽可以幫不同作息取個有趣的名字,或是配上歌曲。像是我女兒要去刷牙前,我們都會唱巧虎大神的刷刷刷歌。洗澡洗得太快樂不想出來的時候,我都會拿著浴巾說,來來~我們來當公主摟!然後幫她把浴巾披上,假裝是斗篷。這些小創意都可以幫助媽媽建立規律的作息,還可以增加親子的親密時光呢!
規律作息的意義
我找了有關於規律作息的好處,想要介紹給大家;也希望激勵自己,把女兒的作息調整規律。但是還是要先強調,每個家庭狀況都不一樣,還是要依照實際情形來做調整。像我是屬於全親餵母奶媽媽,小寶寶的作息實在很難那麼規律。畢竟母奶的質量跟牛奶不一樣,媽媽每天的生理狀況也影響到母奶的分泌,所以全親餵的媽媽不用那麼急著按表操課,因為這樣實在蠻辛苦的。另外比較有爭議的是:前三個月,讓寶寶戒夜奶。這當然也是要看每個媽媽的選擇。像我是全親餵除了給他喝配方奶之外,也很難幫她提早戒夜奶,所以還是照著孩子的需求走。事實上規律作息應該是媽媽要放在心上的一個觀念,它的好處很多。但也不要操之過急,想要十全十美總會產生反效果。在寶寶漸漸長大之後,就可以循序加入一些細節:像是飯前洗手、在規定的時間看電視、睡前刷牙……等等。建立起整體的規律生活。規律作息的好處
- 進入規律的正循環
如果寶寶睡得好,他醒來後才有力氣吃得飽,心情也會好,這樣比較不會任意哭鬧耍脾氣,發育自然健康。不過對於較大一的孩子來說,睡眠時間要注意兩個重點:一個是要固定睡覺時間;一個是要確保孩子睡眠的總時數是足夠的。倫敦大學的凱利教授在研究了 1.1 萬位孩童之後發現:其實睡早睡晚不是太大的問題,只要能夠在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入睡,就能孩子就比較不會有認知障礙的問題發生。 在假日的時候,如果睡眠時間需要調整,也盡量維持不超過一個小時,對孩子的影響就不會太大。 - 易於察覺孩子的異狀
規律的作息會讓媽媽比較容易注意到孩子的異狀,像是睡不安穩;或是在喝奶的時間卻不想喝奶。若是沒有規律性,媽媽就得「腦筋急轉彎」去猜孩子為什麼哭鬧? - 學習自我控制
擁有規律作息的孩子,會知道下一步要發生什麼事,會讓孩子擁有安全感與穩定的情緒。他們也更能信任主要的照顧者,就可以讓照顧者比較省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一種情形,就是別人越叫你做,你反而就越不想做? 例如我小時候每次想說看完這個節目我就去寫功課,但卻突然被媽媽唸說:「你怎麼還不去寫功課?」我就反而不想去寫了!可見孩子其實樂於自我控制的,也是幫助他們邁向獨立的第一步! - 易於在不同的活動中轉換
有了規律的作息之後,照顧者不用因為一直指示小孩的下一步,而跟孩子產生摩擦。如果整天都在要求孩子,先來做這個,然後做這個,很容易就得到孩子一連串的「不要」 。但是如果他們已經知道六點就是要吃晚餐,或是爸爸回家後就是晚餐時間,你可以比較容易讓他們自己放下玩具,或是簡單地勸告一下,他們就可以自己來餐桌報到,家裡就不會因為你老是叫不動孩子所產生的壓力而影響氣氛。 - 增加孩子期待的快樂
除了基本的作息之外,很多額外的活動,也建議放在一個規律的時間,像是每個星期六才可以到室內遊樂場去玩,或是每個星期五邀請朋友來家裡玩,這樣孩子比較不會做過度的要求,而且還會對於之後要發生的活動有期待感! - 培養責任感
在規律的作息當中,孩子的心情比較平穩,讓爸媽有機會可以教他們其他的事情!像是玩具玩完了要自己收,洗澡脫下來的衣服要自己放到洗衣籃裡,這些除了可以減輕爸媽的負擔之外,還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讓他們知道這些都是他們可以做的事情,而不都是爸媽的責任。
鬧鐘這個小法寶,其實是我之前看一位媽媽訓練寶寶戒尿布的時候,說他在洗手間放了鬧鐘,每三十分鐘響一下,他跟小孩就去把他按掉,然後就可以順便找一下馬桶寶寶。我後來發現這個小法寶也可以用在很多其他的訓練上面,像是睡覺時間或是吃飯時間都可以用,因為小朋友還小,很難跟他說現在已經六點了,你得吃晚飯了,或是現在已經十點了,該上床睡覺了。但如果是用鬧鐘配上不同的音樂的話 (用智慧手機的鬧鐘,音樂就可以選不同的了!),效果會很好!
另一個是創意名稱,建議媽媽可以幫不同作息取個有趣的名字,或是配上歌曲。像是我女兒要去刷牙前,我們都會唱巧虎大神的刷刷刷歌。洗澡洗得太快樂不想出來的時候,我都會拿著浴巾說,來來~我們來當公主摟!然後幫她把浴巾披上,假裝是斗篷。這些小創意都可以幫助媽媽建立規律的作息,還可以增加親子的親密時光呢!
-
參考資料文章
http://www.kidspot.com.au/Toddler-Development-Why-routine-and-structure-benefits-your-toddler+5972+26+article.htm
http://www.ahaparenting.com/parenting-tools/family-life/structure-routines
http://www.wsj.com/articles/SB10001424127887323971204578630342181106844
http://main.zerotothree.org/site/PageServer?pagename=ter_key_social_routines
圖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andrewmalone/149213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