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技能? 沒錯,他們需要許多具體的知識和能力,比如識字、算術、英文、運動等等,但是更為基本的,是他們持續讓自己學習、持續讓自己發展的能力,而這樣的底層能力,是當孩子還在呀呀學語時,爸媽就可以且應該教的。下面這六種方法,不但適用於幼童,還是有科學研究證明有效的方法,如果你已經在做了,那麼你就可以放心了,你在做正確的事;如果你還沒有開始做,那麼趕快開始吧,早點給寶寶打下良好的生活技能的基礎。
- 反向遊戲
我們常會和小孩子玩一些簡單的遊戲,幫他了解自己的身體和周遭事物。比如,「舉右手!」我們和寶寶比賽看誰的右手先舉起來。這樣玩當然不錯,但是我現在要請你在遊戲裡加入反向思考,把它變一變。如果你喊:「舉右手!」你和孩子要把左手舉起來;如果你喊「快跑!」,你和孩子要靜止不動;喊「安靜!」,你們要馬上大叫。
為什麼要這麼玩? 當然這樣很有趣。正向遊戲玩久了,孩子也會無聊,反過來玩,大大增強趣味性。不過這背後還有更深刻的原因:它幫助孩子練習抑制自己衝動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管理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而目前的科學界都普遍認為,一個人的管理能力和他的學業表現、工作表現都直接相關。 - 講出他的感受
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不僅僅是正面的感受,也包括負面的。在他能自己說出來之前,可能你得先教他各種感受是什麼樣的。兩歲的孩子因為沒有吃到點心而哭鬧,你要告訴他:「你現在覺得很失望,所以會生氣。」這樣,當他 4 歲的時候,會因為沒有得到預期中的禮物而告訴你,他覺得「失望,甚至生氣」。在孩子會講自己的感受之後,還可以幫助他去模擬其他人的感受,比如孩子沒有得到預期的禮物,他很失望很生氣,你可以教他想一想,送禮物的人也許生病了、也許遇到很大的困難,那個人會很著急、很難過。
為什麼要這樣做?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進而管理自己的情緒,並且能教會孩子同理心。不用講,我們作為成年人都知道,情緒管理是很重要的,可要是等到長大以後再來學習,可就事倍功半。而同理心能讓孩子日後與他人、與社會更和諧的相處。 - 到處都是故事
我猜你一定給孩子講過很多故事了。不過別忘記,並不是只有拿一本故事書讀給孩子聽、或者晚上睡前講一個故事,才是講故事。故事在你的生活裡無處不在。晚上回家,你可以講一個今天發生在工作場合的事情給孩子聽,這也是「故事」。當然,為了符合孩子的認知能力,你可以把真實事件稍作加工。同樣的,你還可以讓孩子「講故事」。比如今天帶著孩子去朋友家聚會,回來以後可以讓孩子講講一起玩的小朋友、吃的點心、看的卡通,等等。
為什麼要發掘生活中的「故事」? 因為這些故事會實質提升孩子的交流溝通能力。科學家稱家庭生活中的這種「故事語言」為「商業談話」(business talk),因為它很像工作場合中的簡單溝通,用詞簡單,目的清晰。當然啦,讀書講故事也一樣重要,那是所謂的「豐富語言」(extra language),掌握得好對孩子的學業有助益。 - 選擇沒有答案的玩具
有很多幼兒玩具是有「答案」的,比如你買來一套樂高汽車,那麼孩子就會想要拼出汽車來。怎麼辦? 買散裝的樂高積木,或者把拼好的那套拆開來,鼓勵孩子拼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孩子玩的時候可以給他一點指導,但別搶過來自己做。我完全了解那種看著孩子怎麼都弄不好的急切心理,有時候我們大人看著孩子拼積木,忽然會覺得手癢自己也想拼,但是請控制住你的衝動,讓孩子自己來。
為什麼不給他「答案」? 因為沒有答案、沒有目的性的玩,會促進孩子對物體、空間、數目、形狀等等的認知,會幫助孩子的大腦建立事物彼此的聯繫,你如果給他一個最終目標,反而會限制他可能建立起來的聯繫。這是一個訊息爆炸的時代,得到資訊不是難事,而真正困難的,是你如何讓各種訊息關聯起來。三五歲的孩子漫無目的的拼積木時,就是要從一堆訊息中,找出關聯來。 - 記錄家庭戰爭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是你大概沒有想過把這些「經」記錄下來。但是科學家現在建議我們,可以把養孩子過程中的紛爭記錄下來。記些什麼?
- 讓你為難的地方是什麼;
- 你的目標是什麼;
- 列出可能的解決方法;
- 想想這些方法是否行得通;
- 選一個方法來實施;
- 實施之後,討論一下是否有用,並決定要不要做修改。
為什麼要這樣做? 鍛煉你批判性思考 (critical thinking) 的能力。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會受到你的影響,逐漸養成進行批判性思考的習慣。我們一生中面臨很多決定,能不能做出一個好的決定往往和我們的思辨能力有很大關係。 - 讚美孩子的努力
這是一個崇尚鼓勵讚美孩子、反對嚴苛教育的時代,鼓勵與讚美都是正面的教養方式,但是你要用得對。怎麼讚美? 讚美孩子的努力,而不是他不經努力就能獲得的東西,如外表、智力。當孩子拼出一個漂亮的城堡時,記得別只說「你好棒,好聰明」,要說「你這麼努力拼得這麼好,太棒了」。
為什麼? 研究指出,努力受到肯定的孩子,會更願意接受挑戰,他們會把自己的能力看成是自己可以努力的東西,這就讓他們可以持續學習,持續努力。
-
參考資料文章
http://time.com/3677430/6-sneaky-but-scientific-ways-to-help-kids-learn/
http://www.parentcorticalmass.com/2012/04/what-is-language-dancing-and-why-is-it-important-to-parents.html
http://www.mindinthemaking.org/mitm-vook/mitm-book/
http://www.mindinthemaking.org/7-essential-skills/
圖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lappstar/2330889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