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有多需要孩子晚上準時就寢,以取得他一天之中那小小的,沒有孩子吵鬧的悠閒時光。這我真的深深的瞭解。因為我是個二寶媽,如果孩子能夠準時上床就寢,讓我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這實在比去做個 Spa 還能舒壓!可是有很多時候,孩子可沒那麼聽話,討價還價,哭哭鬧鬧,有時實在沒有理由。下面提供了 9 個小訣竅,讓媽媽們能順利地把孩子送入夢鄉,不但能享受那得來不易的寧靜,還能讓孩子在規律的作息下成長。
- 注意飲食中的咖啡因含量
睡前不要給大餐;六個小時之前也不要給任何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大家可能以為小孩沒有喝咖啡,不會攝取到咖啡因。別忘了有些巧克力裡面也含有咖啡因噢!有時一天之內讓孩子吃了過多的巧克力製品:一會兒巧克力牛奶,一下子餅乾,稍等又吐司抹醬,接著某些零食,都非常有可能攝取到過量的咖啡因。 - 劇烈活動別睡前玩
晚餐之後,不要進行太劇烈或太刺激的活動,這不但是為了睡覺做準備,對於消化系統的健康也很重要!一般人總認為睡前做激烈運動,累一點會比較好睡,但這其實是錯誤的,這些運動反而會讓我們更興奮,更難入睡。最好也不要看電視與玩 3C (至少睡前兩小時不要)。在白天,盡量要提供他們足夠的活動量,有些時候爸媽會太注意孩子的學習而忽略孩子也是需要運動的!研究顯示,從事體力的活動或遊戲或多呼吸新鮮空氣,可以讓孩子睡得比較多;而腦力的活動,則讓孩子比較清醒。 - 預告
先預告孩子五分鐘後就是睡覺時間,讓他有個緩衝階段。也可狡詐的跟他們說:「要現在就睡覺呢? 還是五分鐘之後再去睡?」結果當然是「五分鐘後」,而時間到了一定要狠心地讓孩子就寢。 - 睡前儀式
在 2009 年 Journal Sleep 上有發表一個研究結果顯示:睡前儀式可以改善孩子輕度到中度的睡眠問題。這對很多大人也會有效。這些儀式能夠讓孩子擁有預知順序和安全的感受。每個孩子的睡前儀式或有不同,基本上大都是這一流程,依序展開:整理書包或玩具、刷牙、洗澡、上床、床邊故事。不論你引導孩子的睡前儀式是什麼,時間到了就要關燈睡覺,不要掉入只有今天或是只有這一次的模式,因而破壞了規律性。所有流程在孩子躺在床上後的 30 分鐘內要斬釘截鐵的結束!另外有個小訣竅,睡前故事最好挑一個孩子喜歡的故事,舊的比新的好,新的故事有時候會讓孩子太過興奮。 - 訓練他自行入眠
最好不要用唱歌或是搖晃來幫助孩子入眠,因為他會在半夜醒來需要你以歌聲或搖晃來安撫,這是一種叫做入睡障礙的症狀。(所以如果你現在是用這個方法的話,建議你慢慢地減少這類的安撫) 儘量讓孩子自己入眠。安撫物是不可或缺的;同時也可以誘導他用一些有趣的方法自行入眠。例如:跟他說,你已經把睡覺的魔法放在他身上,有沒有覺得腳很重? 腳踝都抬不起來? 一路用溫柔的聲音可以說到眼睛,這其實是心理醫生在教導失眠患者可以使用的小技巧,給孩子用,又有趣又有效。 - 環境是舒適的
確認床舖是否舒適,衣服和棉被有無限制他們的行動,臥室的溫度沒有太高或太低。 - 延遲回應
如果你的孩子在你離開房間之後,又叫喚你,這時等一下再回應他。應該讓他知道,現在已是睡覺時間,他必須在睡覺中了。這短暫等待,可使他有機會撫平一下自己。可能你決定差不多該回應時,他已經睡著了。有的孩子會直接跑到爸媽的房間裡,只要陪他走回他自己的房間,然後堅定地跟他說,現在是睡覺時間,一定要睡覺了!絕對不適合跟他討論或是問他為什麼,使孩子獲得了你額外的注意力,他會更覺得這是有趣的,當然你又得花更多時間了。 - 幻想工具
好像大部分孩子都需要一個安慰物。早期是安撫奶嘴,或吮手指;大一點則換成毯、被等柔滑物品;成長後可能是那個她心愛的娃娃或毛絨玩具等等。所以幫他找一個工具,讓他可以對抗自己的疑慮和恐懼,像是放一個手電筒在床頭,或是一條無敵毛毯,讓他有安全感。 - 獎勵
建立一個獎勵的機制,每天孩子準時上床睡覺,就可以得到一個星星貼紙。連續一個星期就可以獲得一個小獎勵。(當然獎勵不一定要是實質的,也可以是你額外陪伴他的時光。)
-
參考資料文章
http://parent.kimy.com.tw/new/keyArticle.aspx?art_id=208&g_id=3
http://www.parents.com/kids/sleep/10-tips-for-helping-your-child-fall-asleep/
http://www.webmd.com/parenting/raising-fit-kids/recharge/bedtime-routine-tips
http://www.ahaparenting.com/ask-the-doctor-1/how-to-help-child-fall-asleep-at-night
圖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joeshlabotnik/647535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