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們,你有沒有想過你在孩子心中是什麼樣子的? 當然,你是他的父母,可能很耐心、很嚴厲、很會陪他玩、很會講故事……但是這些都是和你的父母角色相關聯的形象。而除此之外呢? 你除了是父母,你還有很多其他身份,比如,你是一名老師、你是一個工程師、你懂得栽種蔬果、你會管理財務……這些你的孩子知道嗎、看到過嗎? 為什麼讓孩子看到這些很重要? 因為小孩看到父母在家庭之外的角色,有助於建立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完整形象。
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不僅僅是父母
1993 年,美國的一個婦女團體倡議將每年 4 月份的第四個星期四設立為帶著女兒去工作日,這是因為美國高中女孩子輟學率十分嚴重,這個團體希望通過父母帶著小孩去工作,讓孩子實際上看一看學校外面的職場世界是怎麼樣的、好好想一想自己在學校學到的東西是如何應用到工作上來的。10 年以後的 2003 年,這一天變成帶著兒子女兒去工作日,因為不僅僅女孩子會有困惑以及不知道為何學習的迷惘,男孩子一樣會有。到今年這個活動已有 22 年,現在每年的這一天全美國有將近四千萬人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去上班。在這一天,這些小孩不但會看到真實的工作環境,還會看到他們平時見不到的爸爸媽媽,看到他們在外面是什麼樣子的。想想看,孩子看到你努力工作、與同事協力共事、又或者是看到你如何辛苦的解決某一個工作上的問題,你在他心目中還會僅僅是一個嚴厲的、不可溝通的、愛批評人的爸媽嗎?這個活動顯然應該針對比較大的兒童,事實上發起方的建議是 8~18 歲的孩子。但其實,更小的孩子也應該時不時的有機會去看看爸媽在外面的樣子,好樹立父母在他心目中的形象。為什麼呢? 我們常常聽到兩性專家建議,在男女關係裡面,每一個人都應該適當關注自己,你的世界越精彩,對方越懂得欣賞你。其實親子之間也是這樣的,孩子小的時候,往往覺得父母的世界就是自己,父母賦予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們只看到家庭中的父母,尤其是對不去工作全心照顧小孩的爸媽而言;當孩子看到家庭外的爸媽時,他會從更廣闊的一個層面來看待父母,並對這個家庭外的形象引以為豪。所以:
- 把幼兒的眼界帶到家庭之外,引導他對爸媽的理解。
- 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更多信賴感。
- 孩子會以父母為榮。
- 遲早有一天,孩子會想知道你在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
父母可以怎樣樹立形象?
- 選擇合適時間帶孩子去工作
不可否認,成年人除了家庭之外的最重要角色,就是你的工作角色。如果你的工作場合適合 (偶爾一次的) 帶小孩子一起去,那麼爸媽不妨認真考慮這個可能性。也許這一次,孩子會嚴重妨礙你的工作進程,但是讓孩子看到你在工作中忙碌、認真、負責任的身影,你在孩子心目中會多出來爸媽之外的另一個能人身份。我們常常喋喋不休的跟孩子講這個規矩、那個禮貌,這裡應不應該、那裡怎樣怎樣,其實讓他親眼看到你是如何實踐這些規則的,反而更有效。 - 參與孩子能看到的志願性服務
最近我志願參加了幾次到孩子學校講故事的活動。在這之前我猶豫了很久,因為我自覺不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可最終我還是去了。我得承認我做最終決定是存有私心的,這個私心就是我想讓我自己的孩子看著我在一群小朋友面前講故事。要知道小孩子很自然的會對成年人產生敬畏之心,特別是和小孩子有互動的成年人,比如家長、學校老師,我們有天然的權威性。平時我們的權威性只針對自己的孩子,但是當我們站到一群孩子中間的時候,這個權威性會延伸到其他小朋友身上;而看在自己孩子眼裡時,我們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會更加高大。
所以,如果出於種種原因,你無法帶孩子去你的工作場合,那麼尋找社區中的其它公眾場合,如公共圖書館、學校等等,選擇針對你家小孩這個年齡段的志願工作來做,這樣孩子就能看到你在工作。這種方式其實更適合幼兒或者低學齡兒童,因為他們年紀還小,往往不適合去你真正工作的地方,而即使去了,也不容易看到你想讓他看到的東西;可是在社區場合,他們會更放鬆,而當父母成為一群小孩子的焦點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容易為父母產生榮譽感。更不要講,你在公眾場合的演講式活動,是身體力行的教孩子如何面對觀眾、如何不怯場。 - 成為孩子王
如果上述兩種方式都因為種種原因讓你無法達成,那麼你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找適合的時機,陪孩子們一起玩。也許你天天都在家陪孩子玩,但這還只是家庭內部角色,你還可以在外面公眾場合裡,尋找適當的時機,陪孩子 (不僅僅是你的孩子,還有其他認識或者不認識的小孩) 一起玩。這樣的時機其實不難找,比如接送小孩上下學的時候,很多幼兒園或者學校 (特別是幼兒園) 都有一個小小的遊樂場所,很多小朋友在爸媽來接的時候還要在裡面玩一下才肯回家,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化身孩子王,帶領孩子們一起玩。當一群孩子圍在你身邊、或者跟在你身後的時候,你就不僅僅是某某爸爸/媽媽,你還是最受歡迎的那一個。你家小孩的同學朋友們越喜歡你,你的孩子就會越以你為榮 (通常要稍微大些的孩子,兩歲以下小朋友有可能反而會生氣,因為他還要獨占爸媽),同時他們也就越喜歡你的小孩,這是一個互相促進的正反饋系統,你和孩子都受益,孩子的同學朋友也因為玩得開心而受益。
-
參考資料文章
http://www.forbes.com/sites/jacquelynsmith/2013/04/25/the-dos-and-donts-of-take-your-kids-to-work-day-2/
http://www.beyondbt.com/2013/11/04/children-look-parents-mature/
圖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nateone/3730028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