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仙度瑞拉、美人魚、長髮公主……這些都是迪士尼的經典公主形象,再加上近年來新加入的公主成員,想必有女兒的家庭裡都是耳熟能詳的,不但耳熟能詳,只怕家裡還不少與這些公主有關的玩具、書、個人用品。其實這也很正常,畢竟在現代社會,迪士尼的影響力太大了,不但這些形象隨處可見,她們也確實符合小女孩對美麗的嚮往,有女兒的家庭裡常見這些形象,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我女兒就是這種「正常」的小女孩之一,她對這些公主可是如數家珍,買東西的時候,公主圖案的也經常是她的首選。不過有時候我也會思考,這樣的情形,貌似正常,但是不是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女兒灌輸一種如意識形態般的「女性形象」,而如果有的話,這對女兒到底會產生什麽樣的影響呢?
當然啦,研究者也明確指出,那些男孩子變得更女性化一些,不是他們所擔心的,因爲這些女性化的行爲方式,實際上是讓這些男孩子更加注重他人的感受、願意幫助別人、也對自己的外在形象更有信心。值得擔心的是那些女孩子,因爲當女孩子被一些典型的女性化思維所影響,她會喪失對自己的一部分信心。
最新研究發現,迪士尼公主們對幼兒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最近的一份科學研究證實了我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美國楊百翰大學 (Birmingham Young University) 的一個研究團隊針對 198 位 3~4 歲的小孩子做研究,發現經常性的和迪士尼公主形象的玩具玩在一起的小孩,果然會在行爲方面受到影響。 具體來説,在這 198 個幼童裡面,有大約 61% 的女孩子和 4% 的男孩子會經常性的玩與迪士尼公主有關的玩具 (所謂經常性,是指一個星期至少一次),研究者追蹤了他們至少一年,結果發行,一年以後,無論男孩女孩,行爲方式都更加「女性化」了。當然啦,研究者也明確指出,那些男孩子變得更女性化一些,不是他們所擔心的,因爲這些女性化的行爲方式,實際上是讓這些男孩子更加注重他人的感受、願意幫助別人、也對自己的外在形象更有信心。值得擔心的是那些女孩子,因爲當女孩子被一些典型的女性化思維所影響,她會喪失對自己的一部分信心。
- 首先是外在形象上的
公主都是那麽美麗的,反過來,只有公主這樣的才是美麗的,而真實世界中像公主這個樣子的,幾乎是沒有的,所以小姑娘們會潛意識中覺得自己不好看。她們雖然不會進行上面那樣的邏輯推理,可是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模模糊糊的概念,在她們還不懂什麽叫「美麗」的時候,這些迪士尼公主們已經把「美麗」的定義植入她們腦海了。甚至有研究者認爲,困擾很多女性一生的「減肥」問題,根源很可能是在她們三歲的時候,小女孩們每天看著異常苗條的迪士尼公主時,就被植入了對「瘦」的渴望。 - 其次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
迪士尼公主都是乾净的,於是深受影響的小女孩們會怕弄髒自己而不敢去嘗試很多事情,那些有點冒險、有點實驗精神的事情,長期以往,會限制她們對自己在數理化等方面的學習能力,因爲她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想法:這事我做不得。
爸媽如何應對?
如果爸媽們也認同這份研究及其邏輯思考是有道理的,那麽我們就該做點什麽防止女兒不陷入迪士尼公主的「陷阱」。做點什麽呢 ?- 不需要禁止公主,只需要稀釋她
女孩子親近迪士尼公主本身無可厚非,她們喜歡漂亮閃光的形象原是天性,更何況大多數迪士尼公主的故事還是充滿正能量的,所以爸媽也不必杜絕女兒與這些形象的接觸。爸媽只需要讓女兒的周圍有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玩具和形象,不要讓公主成爲她大部分甚至唯一的玩具代表,這樣公主所暗示的那種典型的女性化思維,就不容易影響到孩子。 - 注意生活中的教育機會
爸媽們有沒有覺得,當你帶著女兒出去的時候,路人或者熟人朋友,看著你女兒會說:「小姑娘好漂亮啊」/「你女兒越長越漂亮了啦」/「真是個漂亮的小公主」。旁人當然是好意,可問題是,這正是我們不想女兒被迪士尼公主左右的原因。社會傳統傾向於誇獎女孩子漂亮 (如今也流行誇女孩子像公主)、男孩子聰明/强壯,這都是性別角色的意識形態。我們希望女兒除了對外形有自信之外,更要對自己的能力和内在潛力有信心。外人誇女兒漂亮,我們無法左右;但是當我們自己和女兒互動的時候,我們卻要利用機會,多誇她爲某一件事情付出的努力、誇她想到的好辦法、誇她勇敢,等等等等。總之,我們父母應該多著眼於女兒的内在特質,來淡化外在環境中由迪士尼公主所代表的意識形態般的女性化思維。
-
參考資料文章
https://news.byu.edu/news/disney-princesses-not-brave-enough
圖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london/685790529/